新手教學就不多說廢話了,直接進入正題吧!
一.首先是
進入設定介面,共有兩個方法。第一個是點選右上方的「設置陣容!」連結,會直接進入最近一場比賽的設定介面;第二個方法是先點選左邊選單的「賽程表」,然後再選擇看要設定哪一天比賽的「設置陣容戰術」。
二.進入設定介面之後,首先看到的是
正選/ 替補的「球員名單」(→即上場登錄名單)和
餘下的「球員名單」(→即不上場的球員),一場比賽最多可以登錄12名上場球員。
如果球員名字顯示是紅色的,那表示此球員正在醫院養傷,不克征戰;如果球員名字顯示是藍色的,那表示此球員不能上場打季後賽。
三.接下來是上場球員的設定,
球場圖裡的五個球員位置代表的是「先發上場的球員」,再下面一點的
替補陣容和
後備陣容則分別是各位置的第一替補和第二替補。在最下面的
換人方針會做詳細的說明。
四.然後是
進攻和
防守戰術的選擇,要使用哪一種請自行到板上爬文
(77986.1)、
(116975.1)、
(117431.1),不多贅述。
五.
犯規困擾設定有兩個選項,
1.
坐回替補席上:如果球員在第一節2犯、第二節3犯、第三節4犯、第四節前半段5犯,則先發球員會被換下場看戲。除非替補球員被板手打下場,否則先發暫時是不會回到場上,當然第四節末不管犯規幾次,先發還是會上來玩的。
2.
繼續正選上場:犯規次數不再成為教練換人的考量,因為犯滿是被裁判趕下場的 XD
六.
球員態度與
球隊的積極程度,一樣爬文吧!
(111505.1)七.最後的重頭戲就是
換人方針。不論方針如何,大概有兩個原則:
原則一,正常來講先發球員預設每一節的上場時間約 8 ~ 9 分鐘,替補球員約 3 ~ 4 分鐘。當比賽進入己方落後,或者是拉距戰的時候,所有非先發的球員幾乎得不到上場時間。
原則二,當比數大幅領先,例如前三節領先20分左右,替補會比較早被換上來玩,而當第四節初領先超過20分之後,主力先發幾乎就不會再上場了。在這種情況下,先發和替補球員的上場時間都是約 2x 分鐘。所以,如果想要讓訓練球員打滿48分鐘,那就不要排替補,同時登錄名單裡也不要放多餘的球員。
1.
讓教練根據當時球賽情況自行判斷:教練會根據球員能力來替換球員,甚至在場上的位置也是教練說了算,所以能力較強的球員即使放替補,但上場時間還是會非常多,打滿全場是常有的事。基本上這對控制訓練時間不是好事,因此除非您要練的小將剛好也是最強的球員,否則請略過此方針。
2.
教練根據正選/替補的陣容來判斷:教練的換人原則會優先考慮球員能力,只是不會隨便安排球員打其他位置。一般而言,先發和替補上場時間約略是
原則一的狀況,但如果先發實力較強,也蠻容易打滿全場。
3.
嚴格跟隨正選/替補的陣容:教練會根據球員的體力來判斷換人時機,同時也不會擅自更動您安排的球員上場位置。若不安排替補球員、也沒有登錄多餘的球員,則先發球員容易打滿全場。當然這是沒有考慮犯規和受傷的情況,同時體力也不能太差。在此方針上可以常常看到
原則一或
原則二的狀況發生。一般而言,為了精確控制訓練球員的上場時間,這也是最常使用的方針。
4.
跟隨正選/替補的陣容直至第4節:前三節「教練根據正選/替補的陣容來判斷」+ 第四節「讓教練根據當時球賽情況自行判斷」。
八.最後再來幾點小補充:
1. 一個球員被安排兩個位置以上的替補時,體能較差的先發會被換下場休息,體能較好的先發則會苦命的繼續待在球場上。
2. 有時候在球賽末段,教練會詭異有的調度,將替補只派上來觀光 1 分鐘,然後造成咱們的訓練球員悲劇地獲得 (48 - 1) 的上場時間…所以沒有必要的話,就不要排替補了,同時登錄名單也不要擺多餘的觀光客。
3. 結論就是,為了避免訓練位置的球員被換下場,最好有防守(8~10+)、有體力(6+),還有記得燒香擋板手……講完收功。
Last edited by 路小清 at 12/28/2009 8:46:29 PM